逢入京使路漫漫说明什么
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
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
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
“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
古诗逢入京使的翻译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注释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赏析
这是一首传诵很广的名作。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写得自然、本 色。
岑参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过这样的说明: “万里奉王事,一身 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因 此从道理上讲,他是自愿的,情绪的基调当是昂扬乐观的。只是,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一回事。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 在通讯、交通都极不方便的唐代,对一个久居内地的读书人来说,要离家数 千里,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岂有不想家的道理?
逢入京使的意境是什么
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此诗首联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 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 示。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 容易勾起“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一类的感触 来。首句只叙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
逢入京使唐岑参的意思是什么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朝东望故乡的道路非常遥远,思念故乡的泪水不干双袖沾湿。
在马上与你相逢没有纸和笔,只得借助您向家人传话报个平安。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多故乡的思念。
首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就方位来讲,诗人当处于西方,据此推测,这首诗当写于诗人在西域之时。“路漫漫”是形容路途的遥远。东边的故乡,就其方位来讲,当然是清楚的,但是长路漫漫,望之不见,这对于思乡之人,只会增添不尽的乡愁,于是便有了第二句:“双袖龙钟泪不干”。这是正面描写自己因思乡而产生的悲伤。“马上相逢无纸笔”,扣诗题“逢”字同时说明这是无意中在路上碰找入京的使者,没有纸笔,当然也谈不上写信带回故乡了。不过诗人思乡心切,他仍然要求使者给他捎个口信,告诉家里人,他平安无恙。一个“凭”字说明诗人对使者的极端倚重,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浓重的乡情。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画面
路程又远又长。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以上就是关于古诗逢入京使的翻译,逢入京使路漫漫说明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逢入京使路漫漫说明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