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名誉侵权怎么认定
法律对名誉侵权的认定是: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总则》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毁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侵犯个人名誉权法律如何判决?
法律主观:
1、《民法通则》 第101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毁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第120条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140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150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赔偿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侵权行为 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确定赔偿责任。 151 侵害他人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的,侵权人除依法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外,其非法所得可予以收缴。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 精神损害赔偿 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 精神损害 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名誉权侵权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法律主观:
名誉权侵权的认定如下: 1.被侵害的对象指向特定,即一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 2.实施侵权的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3.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 4.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
法律客观:
《 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什么是侵犯名誉权罪
以下行为是侵犯名誉权
1、诽谤,指以虚假的事实和言论,对他人进行污蔑、诋毁、贬低等损害行为;
2、 诬告,指故意编造事实或捏造证据,对他人进行不实的指控和诬告;
3、恶意揭露隐私,指故意公开他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对他人的名誉造成损害;
4、 谣言散布,指故意散布不实的谣言和消息,对他人进行诽谤和污名化;
5、职业诽谤,指在商业活动中,对竞争对手进行不实的污蔑和诋毁,以获取商业利益。
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1、不实的内容,指对他人的名誉进行贬低、诽谤、污蔑等损害的内容必须是虚假的,如果是真实的内容,就不构成侵犯名誉权行为;
2、 公开传播,指侵犯名誉权行为的内容必须通过传播方式,对他人的名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在网络上发布不实言论,被多人查看和转发,就属于公开传播;
3、损害后果,指侵犯名誉权行为必须对他人的名誉产生了实际的损害后果,如使他人的声誉受到贬低、影响职业发展等。
综上所述,侵犯名誉权行为属于民事责任范畴,被侵犯名誉权的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同时,侵犯名誉权行为也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如情节严重的诽谤和诬告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侵权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以上就是关于法律对名誉侵权怎么认定,侵犯个人名誉权法律如何判决?的全部内容,以及法律对名誉侵权怎么认定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