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房地线怎么样做
1、首先需要4根0.8米的扁钢,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王”字。这个“王”字,就叫做“接地体”。接地体的完好及安装正确,是整个地线系统的关键。
2、做好接地体后,在地面挖一个0.7米以上的坑,大小以能够放入接地体为宜。在接地体上焊接一个能够伸出地面1米的钢筋,埋好。
3、取4平方毫米的电线,用锡焊接在伸出地面的钢筋上,引入户内。这根线,即为地线。
4、如果打一个点嫌少,可以多打几个,用镀锌扁铁进行连接。接地点用导线引入到用户配电箱接地端子上,家用电器外壳接地线连到配电箱接地端子上。接头连接要牢固可靠。
农村自建房接地线怎么做
3层楼住户地线接在地下深埋的接地系统上。
在农村的自建房很多采用这种形式,可以说是可行的。缺点是按照国家标准来讲,有可能达不到接地电阻小于10欧的要求,所以有时会有轻微触电感,一般情况是没有的。因为混凝土的电阻率会较土壤为大。正确做法是,用镀锌钢管或者角铁等不小于1.5米长度打入地下1.5米以下,也可以围绕房子周边多根并联,采用镀锌扁钢带焊接型式连成一体,这样做出接地系统,再焊接引出线接入室内配电盘上。
农村三层自建砖房怎么防雷的
建筑物的保护
1、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网格密度按建筑物类别确定)的网格。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
2、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引下线间距按建筑物类别确定)。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
3、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且不小于3m。
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扩展资料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装置、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个部分。其防雷的原理是通过金属制成的接闪装置将雷电吸引到自身,并安全导入大地,从而使附近的建筑物免受雷击。防雷装置的三个部分要连接可靠。
接闪装置
装在建筑物的最高处,必须露在建筑物外面,可以是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或避雷网,也有将几种形式结合起来使用的。
1、避雷针。
1750年美国富兰克林发明,是至今仍广泛应用的接闪装置。用镀锌圆钢或镀锌钢管制成的尖形金属杆,竖立在建筑物的最高点,它保护的范围是以针顶点向下作与针成45°夹角的正圆锥体的空间。如需扩大保护的范围,可以用两支或更多支的避雷针联合起来使用。
2、避雷线。
用悬挂在空中的接地导线作接闪装置。它主要用来保护线路,其保护范围可用模拟实验或根据经验确定。
3、避雷带和避雷网。
用覆盖在建筑物高耸部分、屋顶或其边缘的金属带或金属网格作为接闪装置。超过20~30米高度的建筑物容易受到雷电的侧击和斜击,采用避雷带或避雷网效果较好。
引下线
一般采用镀锌钢绞线,将接闪装置和接地装置连接成一体,要注意其截面大小,连接可靠和以最短途径接地。引下线分布要合理对称,不应紧靠门、窗。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钢筋和钢柱等也可当作引下线使用。
接地装置
是使电流通过接地电极向大地泄放。一般采用镀锌的圆钢、角钢、扁钢等连接成水平接地环、接地带或垂直接地体,埋于一定深度的湿土中。现代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也可以作为接地装置。
各类建筑物的避雷要求,中国在有关防雷的设计规程、规范中都有明文规定。
以上就是关于自建房地线怎么样做,农村自建房接地线怎么做的全部内容,以及自建房地线怎么样做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