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个秋下一句
这首词是辛弃疾罢官后,在闲居地信州代湖所写。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天凉好个秋下一句
没有下一句。出自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诗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如今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因其幼时体弱多病,故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天凉好个秋的上一句是什么
没有下一句。
“天凉好个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作中的最后一句。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天凉好个秋下一句是什么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此句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诗中一名句
原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如今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罢官后,在闲居地信州代湖所写。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因其幼时体弱多病,故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天凉好个秋下一句幽默搞笑
“天凉好个秋”接幽默的下一句:1、天凉好个秋,人闲过一夏。2、天凉好个秋, 环球斗不休。3、天凉好个秋, 风清不知愁。4、天凉好个秋,夏天热个球。5、天凉好个秋,心情特别凉。
天凉好个秋的出处
天凉好个秋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书博山道中壁》,原句是“却道天凉好个秋”,全诗如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个凉爽的秋天呀!”
赏析
全词写于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全诗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楚和矛盾,包含着深沉、忧郁、激愤的感情。
“天凉好个秋”的下一句是什么
天凉好个秋出自辛弃疾的丑奴儿,原句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无下一句。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代: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扩展资料:
简析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这首词构思巧妙,写少年时无愁“强说愁”和谙练世故后满怀是愁却又故意避而不谈,生动真切。此词上下片里的“愁”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以上就是关于天凉好个秋下一句,天凉好个秋的上一句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天凉好个秋下一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