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多少
等于物镜焦距除目镜焦距的值。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
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弯月形)等形式。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故又称会聚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远视眼镜是凸透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怎样确定的
放大镜倍数=250/镜片焦距+1,以毫米位单位。
以凸透镜为例,把物体置于透镜L的物方焦点和透镜之间并使它靠近焦点,物体经透镜成一放大的虚像。若凸透镜的像方焦距为10cm,则由该透镜做成的放大镜的放大本领为2.5倍,写成2.5×。
如果仅从放大本领来考虑,焦距应取更短,而且似乎这样可以得到任意大的放大本领。但由于像差的存在,一般采用的放大本领约为3×。如果采用复式放大镜(如目镜),则可以减少像差,并使放大本领达到20×。

扩展资料:
放大镜前一个数字表示放大倍率,比如8X30表示放大镜的倍率是8倍。
如果是双倍率型,则用 / 符号分隔两个数字。比如2x/4x,表示放大镜的倍率为2倍,并且在放大镜中有个区域的放大倍率为4倍。如果镜片是矩形,则用前一个数字表示镜片的宽后面一个数字表示镜片的高,单位是毫米。比如100X50,表示镜片的宽度为100毫米高度为50毫米。
和望远镜一样,伪劣放大镜也最喜欢在倍率上做文章,标称倍率往往比真实倍率高出很多。其实单镜片放大镜常见倍率在10 倍以下,双镜片放大镜常见倍率在20倍以下。不同场合需要用到不同的倍率,并不是倍率越高越好,倍率高意味着视野小,在有些场合视野更重要。
放大镜倍数怎么算出来的
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的一种使用,它是使物距小于焦距,就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变时,像距也跟着变,规律是:1/物距+1/像距=1/焦距。
对于放大镜使用又规定:使像成在明视距离处(25厘米)时的放大率为本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所以能推导出以下公式:放大倍数=1+25/f.其中f是焦距,单位是厘米。
用以上公式可以算出:
1、30倍的放大镜,焦距f=0.86厘米;
2、焦距2cm的放大镜,倍数是13.5倍。
用凸透镜 凹透镜做的望远镜 怎么算放大倍数呢
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望远镜的焦距与目镜的焦距之比。
如果一个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那么它的放大倍数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M = f1 / f2
其中,M是放大倍数,f1是物镜的焦距,f2是目镜的焦距。
如果一个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那么它的放大倍数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M = (f1 / f2) × (-1)
其中,M是放大倍数,f1是物镜的焦距,f2是目镜的焦距。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物镜和目镜的直径、观察的距离、观察的目标等等。因此,计算出来的放大倍数只是一个理论值,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
凸透镜做饭
我们要找出500度的凸透镜作为目镜时,物体在13.3cm和20cm处分别放大了多少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公式。
凸透镜的放大倍数(M)可以用以下的数学公式表示:
M = (f + d) / (f - d)
其中,f 是凸透镜的焦距,d 是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凸透镜的焦距(f)和度数(D)之间有一个转换公式:
f = 100 / D
所以,我们可以先找出500度凸透镜的焦距,然后用上面的公式计算放大倍数。
计算结果为:物体在13.3cm处放大了 -1.03 倍,物体在20cm处放大了 -1.02 倍。
所以,500度的凸透镜做目镜时,物体在13.3cm处放大了 -1.03 倍,物体在20cm处放大了 -1.02 倍。
以上就是关于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多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怎样确定的的全部内容,以及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多少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