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画主要画什么
1、丰子恺是中国文人抒情漫画的开创者,他的画主要是用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或者现实场景。
2、丰子恺的漫画创作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是描写古诗词时代,善于通过简练的画风营造独特的意境,第二是描写儿童相时代,第三是描写社会相时代,第四是描写自然相时代。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儿童题材。
3、丰子恺的画简朴有趣,画出了自身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感悟。
丰子恺的漫画特点是什么
丰子恺的漫画取法民初曾衍东(七道人),兼受日本画家竹久梦二影响,单线平涂,用笔流畅,线条简练,民间色彩浓。特别的是,丰子恺的作品大都不画出脸上五官的表情,而是让看画的人自己推想,引人思索,这成为了丰子恺人物画的一大特色。丰早期漫画多暴露旧社会黑暗,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后期常作古诗新画,既幽默,又富哲理。
丰子恺主张艺术要大众化,要现实化,呼吁中国画的画家们走出古代社会。《宇宙风》创刊之际,林语堂先生向丰子恺约稿时说:“你的画可名为人生漫画。”于是,《宇宙风》从第一期开始连载丰子恺的“人生漫画”,每期一题,由四幅构成,从新夫妇、旅客,到商人、医生,画笔触及到了人生的方方面面,既幽默又发人深思。丰子恺把艺术注意力转向周围的日常事务和寻常百姓,这使他的漫画真正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丰子恺的漫画风格是什么
丰子恺的漫画,主要是以毛笔缯就的简朴黑白线条单幅画作,配以点晴作用的画题,和如今主流以情节为主导著重电影感的漫画不同,比较像现在报章看到的时事讽刺漫画。不过,丰子恺的漫画常常流露对人世关爱的同情心,非常温厚,初看貌不惊人,但越看越觉隽永,十分耐人寻味。这与他本人的文化修养之深,恐怕不无关系。难怪当年他的漫画能迅速普及全国,几乎无人不知,就算在抗日期间,还有报章为丰子恺有没有“割须逃难”而争相报导。
儿童的题材,占了丰子恺的漫画一大部份。他公开宣称自己是“儿童的祟拜者”,他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和儿童”。像【要!】这一幅,就是典型的作品。另外,他也画了一些关于人生苦难的作品,像【最後的吻】(黑白稿於1934年,彩色稿於1941-1945年),穷妇把孩子送到孤儿院的“接婴处”,附近却有两只小狗在母狗肚下吃奶,对比之强,一刀正切在最戏剧性的交汇处。画漫画之难常常在於如何选择要描绘的时刻,丰子恺对此道简直举重若轻。看这幅漫画的彩色版本,大家可有留意丰子恺设色的心思吗?他布色可不只为了漂亮,而是同时在传递信息——温馨的狗儿一家用了暖暖的黄,不舍却要放弃婴儿的妈妈则是补丁的寒色衣服,而被弃的无知小儿则用喜庆的红布包裹,彷佛带著母亲最后的冀望……
丰子恺最出名的漫画名字
丰子恺的漫画《锣鼓声》。
画面上,一个孩子领着手拿蒲扇的老奶奶,大步向前走,去做什么呢?
哦,原来,孩子听到锣鼓声,要去看戏。
仔细看画面,你会发现,丰子恺先生画的两个人物与其他画家画人物不同,老奶奶脸上没有任何器官和表情,但是给人的感觉是低着头慈祥地看着孩子,而小男孩也只画一张嘴,没有眼睛和鼻子,但欢喜雀跃的神态跃然纸上,整幅画把小男孩与老奶奶的心情和神态表现的惟妙惟肖———锣鼓声敲响,小男孩拉了老奶奶要去看热闹。
我们能体会到那种锣鼓带来的“奇妙的诱惑力”。画面上没有锣鼓,没有声音,但是我们能从小男孩与老奶奶的神态和姿势中可以体会到锣鼓声是多么的壮观,多么的引人注目。丰子恺这幅画给人们一个想像的空间,以一个新的方式更好的表达锣鼓声的壮观。孩子的快乐来自于锣鼓的诱惑,老人的快乐则是孩子的快乐给予的。
以上就是关于丰子恺的画主要画什么,丰子恺的漫画特点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丰子恺的画主要画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