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是离子化合物吗?
碳化硅不是离子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由原子通过各种键构成的单一分子叫化合物,其中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一般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以及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碳化硅(SiC)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生产绿色碳化硅时需要加食盐)等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碳化硅在大自然也存在罕见的矿物,莫桑石。碳化硅又称碳硅石。在当代C、N、B等非氧化物高技术耐火原料中,碳化硅为应用最广泛、最经济的一种,可以称为金钢砂或耐火砂。目前中国工业生产的碳化硅分为黑色碳化硅和绿色碳化硅两种,均为六方晶体,比重为3.20~3.25,显微硬度为2840~3320kg/mm2。
离子化合物分子化合物原子化合物各自与其熔沸点硬度有关的因素
熔沸点
离子化合物:离子键强弱(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如:钾的半径大于钠的半径,则kcl离子键弱于nacl所以熔沸点kcl
分子化合物: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熔沸点越高(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可作为判断依据)熔沸点较低
原子化合物:主要有四种(金刚石,单质硅,金刚砂(碳化硅sic),SiO2)也和他们的半径有关。熔沸点较高
硬度
原子晶体大于离子晶体大于分子晶体(决大部分晶体是这样的,和他们的结构有关,这比较复杂)
为什么不是离子化合物也有晶格能力
因为晶格能还有另一个定义:
晶格能也可以说是破坏1mol晶体,使它变成完全分离的气态自由离子所需要消耗的能量。
化合物可以电离成单质吗
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在融融状态下可以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通电后钠离子和氯离子分别被氧化还原,生成单质,这你应该懂,但碳化硅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仍然是以分子形式存在,没有离子,所以不导电,通电也白通,更不会电离成单质了.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
1、离子晶体:阴、阳离子以一定的数目比、并按照一定的方式依靠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如“NaCl、CsCl
构成晶体的微粒:阴、阳离子;
微粒间相互作用:离子键;
物理性质:熔点较高、沸点高,较硬而脆,固体不导电,熔化或溶于水导电。
2、原子晶体:晶体内相临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如: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二氧化硅
构成晶体的微粒:原子;
微粒间相互作用:共价键;
物理性质:熔沸点高,高硬度,导电性差。
3、分子晶体: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互相结合形成的晶体。如:所有的非金属氢化物,大多数的非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的共价化合物,少数盐(如AlCl3)。
构成晶体的微粒:分子;
微粒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
物理性质:熔沸点低,硬度小,导电性差。
4、金属晶体(包括合金):由失去价电子的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强烈的作用形成的。
构成晶体的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微粒间相互作用:金属键;
物理性质:熔沸点一般较高部分低,硬度一般较高部分低,导电性良好。
化学键
一、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离子键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形成离子键。
二、金属键:在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和合金中。
三、共价键:分子中或原子晶体、原子团中,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1、非极性共价键: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共价键,又称为非极性键。
存在于非金属单质中。某些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也有非极性键,如:H2O2中的O-O键,C2H6中的C-C键等。少数离子化合物中也有非极性键,如:Na2O2中的O-O键,CaC2中的碳碳三键等。
2、极性共价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分子时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而形成的共价键,又称为极性键。
所有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都存在极性键,离子化合物的原子团中也存在极性键。
3、配位键:一种特殊的共价截。共用电子对由成键的两个原子中的某一个原子单独提供和另一个原子共用。如:铵根离子(NH4+)、水合氢离子(H3+O)等。
有机物熔点高低的判断方法
A.直链烷烃
支链数↑,熔点↑(C3以后).
由此可见:含偶数C,熔点↑的多;含奇数C,熔点↑的少.从而形成了"偶上奇下"两条曲线.
在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不仅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还于晶体中晶格排列的对称性有关.
含偶数碳原子的碳链具有较好的对称性,晶
格排列紧密.
B. 同分异构体
支链数↑,熔点↓(不利于晶格的紧密排列).
对称性↑,熔点↑;高度对称的异构体——熔点> 直链异构体
有机物沸点高低的判断方法
A:数碳原子数目——数目↑,沸点↑;
B:碳原子数目相同——支链数↑,沸点↓;
C:支链数目相同——对称性↑,沸点↑;
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方法:
极性键存在于不同种元素间,但存在极性键的物质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记住非极性分子,其余就是极性分子了。
非极性分子的判据:中心原子化合价法和受力分析法
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
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如:CH4,CCl4,SO3,PCl5
2、受力分析法:
若已知键角(或空间结构),可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0者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2H4,BF3
3、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高中阶段知道以下的就够了:
极性分子:
HX,CO,NO,H2O,H2S,NO2,SO2,SCl2,NH3,H2O2,CH3Cl,CH2Cl2,CHCl3,CH3CH2OH
非极性分子:
Cl2,H2,O2,N2,CO2,CS2,BF3,P4,C2H2,SO3,CH4,CCl4,SiF4,C2H4,C6H6,PCl5,汽油
离子化合物 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相互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K+、Ca2+、Mg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F-、Cl-、O2-、S2-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钠即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许多碱(如NaOH、KOH、Ba(OH)2等)和盐(如CaCl2、KNO3、CuSO4 等)都是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整个化合物呈电中性。多数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或晶态)时不能导电,而它的水溶液或熔化状态则能导电。离子化合物一般说来,熔点和沸点较高,硬度较大,质脆,难于压缩,难挥发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连接,没有独立结构,是,如氯化钠。
质硬而脆,易分层,熔沸点较高。
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所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两种非金属元素原子(或不活泼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原子间各出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电子对,这个电子对受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为两个原子所共有,使两个原子形成化合物分子。例如,氯化氢是氢原子和氯原子各以最外层一个电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而组成的化合物分子。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2O、NH3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3等)、无水酸(如H2SO4、HNO3等)、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甲烷、酒精、蔗糖等)都是共价化合物。多数共价化合物在固态时,熔点、沸点较低,硬度较小。
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连接(分子内部由共价键连接),有分子结构,一般熔沸点相对较低。
原子晶体:由共价键连接,质硬,熔沸点高
区别是:
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且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
共价化合物不都是电解质,若为电解质的在熔融状态下不可导电
非极性键:在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因此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同种原子之间的是非极性键
极性键存在于不同种元素间
但是存在极性键的物质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方法:
非极性分子的判据:中心原子化合价法和受力分析法
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
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如:CH4,CCl4,SO3,PCl5
2、受力分析法:
若已知键角(或空间结构),可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0者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2H4,BF3
3、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不是非极性分子的就是极性分子了!
以上就是关于碳化硅是离子化合物的全部内容,以及碳化硅是离子化合物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