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为什么是古今七律第一
1、《登高》这首诗格律精严。崔颢的《黄鹤楼》虽然也有人推为唐人七律第一,但就格律而言,《黄鹤楼》是一首半古半律之诗,而杜甫的《登高》,就是一首格律十分严谨的七律。平仄合律自不必说,诗评家赞赏最多的是此诗的对仗技巧。
2、《登高》这首诗气象高浑博大,情感沉郁悲凉。一首诗并不能因为格律,就能成为伟大的作品,诗中的气象、情感、意境,才是一首诗的核心。
登高为何七言律诗第一,黄鹤楼
因为这首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
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这首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高浑一气,独步古今,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所以被称为千古七律第一。
诗的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这首《登高》,大约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其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大乱虽止,小乱未息,藩镇割据、外敌入侵,唐朝的国势依然颓靡。
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曾在其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道:“青春作伴好还乡”,但他的归乡之旅并没有成功,时势动乱,他又贫病交加,行至半途,杜甫就返回成都,投靠他的好友严武。可惜,不久严武逝世,杜甫失去依托,他只得离开成都,四处漂泊,最后到了夔州。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杜甫登高为什么是古今七律第一
《登高》是一首律诗,中国的律诗,比较讲究押韵与对仗。格律的限制,就像无形的枷锁,给诗人作诗带来了极大的限制,一首律诗要想写得好,不光要有精当的描写与抒情,更要符合格律的要求。
从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自由度”来看:古体诗创作的“自由度”大于绝句,而绝句创作的“自由度”要大于律诗;同为律诗,五言律诗的创作的“自由度”又要略大于七言律诗。所以,杜甫的这一首《登高》,恰好是“最不自由”的七言律诗。下面,我们从这首诗的“对仗”方面来考察一下它,就会发现它为什么敢称第一了。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全诗的第一联,第一句中的第一个字“风”对第三个字“天”。第二句中第一个字“渚”对第三个字“沙”,然后第一句的“猿啸”又与第二句的“鸟飞”相对。对仗之工整、精巧、世所罕见。并且表达的意思,也是自然连贯的。
《登高》不光在对仗上精当巧妙,并且押韵也下了功夫,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韵美。再加上意象开阔,情景交融。无从格律上还是诗意上看,都是当之无愧的七律第一。
杜甫登高为什么是古今七律第一
因为《登高》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所以被称为千古七律第一。
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品赏析:
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细细体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以上内容参考:
以上就是关于登高为何七言律诗第一黄鹤楼,杜甫登高为什么是古今七律第一的全部内容,以及杜甫登高为什么是古今七律第一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