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的主持叫什么
寺庙的主持叫佛教僧职,又称方丈、住职。
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
据说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几百年间只有师徒之间以佛法相授受,并无住持一职,直到唐代,百丈怀海禅僧始立住持制度,以维持寺院秩序。
“百丈以禅宗寖盛,非崇其位,则师法不严,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
寺院里到底叫“主持”还是“住持”
叫住持,住于佛家,持于正法。久住护持,又称住职,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
主持,是负责掌握、处理,动词,还有主张等义,作名词是主持人等义
住持在藏传佛教里叫什么
在藏传佛教中,“住持”通常被称为“喇嘛”。喇嘛是藏语“lamas”的音译,意为“上师”、“导师”、“高僧”等。在藏传佛教寺庙中,喇嘛一般担任寺庙的主持、领袖、管理者和精神导师等角色,负责教义传承、僧众管理、仪式主持、信众指导和社区服务等职责。喇嘛们通常都是经过长期学习和修行锤炼而成,他们在藏传佛教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威望。
庙里的负责人怎么称呼
寺庙里的负责人也是出家人,对于出家人如果不熟,统一称师父。
如果知道他的法号,就称某某法师或某某师。
寺庙中主持与方丈的区别
二者在设立的条件、职责及佛法含义的区别如下:
1、设立的条件不同:
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寺庙就有住持,而方丈必须是上规模的寺庙群才能有。并且方丈可以兼任多个寺庙,而住持则不能。一般来说,方丈必须由所在省的宗教管理部门和佛教协会任命才能生效。
2、职责不同:
佛教中一般用方丈代表方丈和尚,他们是寺院的最高领导者,同时有老师的职责。职掌全寺的修持(教育)、寺务(行政)、戒律和清规(法律)、弘法(布道)、经济财务等事权,等于政府的元首,社会的领袖。
住持:是佛教和道教庙宇寺院领导者的职务称谓。住持是庙宇寺院的当家职务,是“当家”职务的另一种称呼,能乘此职者,首先他是常常住在这个庙宇或寺院的常住僧人或道士。
就如我们所说的他是这个单位的固定工,而才具备了入选住持职务的首要条件。如娘娘庙的大当家某某道长就是娘娘庙的住持,还有二当家,三当家。但住持职位,目前还未听过称为二住持和三住持的。
![寺庙的主持叫什么,寺院里到底叫“主持”还是“住持”图1](http://img.yihost.net/uploads/images/article/20231009/1696817636_652361e40465d.png)
3、佛法含义不同:
方丈: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称函丈、正堂、堂头。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
住持:之语义为“安住之、维持之”。原意指代佛传法、续佛慧命之人,后乃被用来指称各寺院之主持者或长老。此词用在寺职称谓时,又称寺主或院主。
以上就是关于寺庙的主持叫什么,寺院里到底叫“主持”还是“住持”的全部内容,以及寺庙的主持叫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