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道包括哪两部分
产道是胎儿从母体降生的通道,分为软产道与骨产道两部分。软产道。子宫内的胎儿离开子宫到达外界必须通过的第一关是平时紧闭的子宫入口,然后是通过阴道到达外阴部的第二关。这些通道都是柔软的组织,所以称为软产道,是由各种肌肉与韧带形成的通道。
生产时,这些组织会更柔软,以便胎儿通过,而上述的两个关卡处将会有黏液和羊水润滑,使胎儿易于通过。骨产道。软产道虽然柔软带有伸缩性,但四周却是形成骨盆的骨骼,其结构将影响胎儿是否能顺利分娩,因此软产道外壁的骨盆下部(小骨盆)就称为骨产道。
骨产道是指骨盆。这个空间并非上下四方均等,上部的骨盆入口(横向长)、骨盆开阔部(斜向长)、骨盆狭部(纵向长)等各部分都不等长。产期临近时,骨盆的耻骨结合处(位于女性生殖器大阴唇的上方)会松弛,并稍微张开,以利胎儿通过。
产前检查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测量骨盆,骨盆过小或不张开,就会出现难产。
软产道有哪些组成
产道是胎儿脱离母体,来到人世间的通道。如果产道畸形、狭窄或不通,会影响正常分娩。产道分软产道和骨产道两部分。
软产道
软产道主要由子宫下段、子宫颈、盆底软组织、阴道、会阴组成。
骨产道
骨产道即为真骨盆,由骰骨(5节)、尾骨(3节)和左右两块骸骨形成,每块筋骨各由1块骼骨、耻骨及坐骨融合而成,互相之间有韧带和关节相连。骨盆分入口、中腔和出口三个平面,其形状不同,入口呈横椭圆形,中腔和出口呈长椭圆形,骨盆轴向前下方伸展,因此,胎儿分娩时要经过不同的动作分娩机转才能通过骨产道。若骨产道任何一个平面狭窄或变形都可造成难产。
想顺产要具备哪些条件
顺产好处很多,却不是每个准妈妈都能顺产成功的。是否能够自然产宝宝,既不是孕妇家属说了算,也不是医生说了算,而是孕妈和肚子里宝宝的身体条件共同决定的。
01、 产道条件—骨盆大小与宫颈成熟度
通常我们所说的产道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就是指骨产道(骨盆),另一部分是软产道。
骨盆是一个仅有8 9厘米深,形态不规则的椭圆形弯曲管道,胎儿宝宝要想通过它可不那么容易。民间盛传“屁股大好生养”的说法,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骨盆大好生养”, 因为顺产的难易度,主要得看骨盆的大小和深浅。
如果孕妈骨盆出口大、形状宽而浅,那么顺产就更容易。如果孕妈的骨盆过小或受过外伤,那么这个通道中的某些径线就会缩短,宝宝通过时就会受阻。
软产道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和盆底肌肉组成,柔软有弹性,一般不会有问题。 但是如果想要提高顺产的成功率,宫颈成熟与否又是一个重要因素。
宫颈口相当于宝宝出来的大门。 宫颈成熟了,就是指孕妈在临近预产期时宫颈变软,宫颈管逐渐消失 ,相当于城门虚掩着,轻轻一推就打开了。不成熟的宫颈相当于厚重的大门紧闭着,甚至是上了锁,宝宝当然很难出来了。
02、 产力条件—把宝宝娩出来的力量
产力是指将胎儿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包括宫缩力、腹肌膈肌的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这三种力量共同形成产力。
其中 临产时最主要的产力是宫缩力 ,只有经过充分的宫缩,才能迫使宫口扩张开全。当然,这个过程是很疼痛并且耗体力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孕妈们原本就“满负荷”运行的血管、心肺、子宫更要面临巨大的考验。
所以孕妈们在孕期一定要保持适度运动,同时注意补充钙,铁,维生素等营养元素,让肌肉变得强健有力,提高心肺功能与耐受力,这些对于顺产都是有着非常大帮助的。
03、 胎儿条件—宝宝的大小,位置
宝宝的大小及在妈妈子宫里所躺的位置,这在自然分娩中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足月胎儿的头径(双顶径)平均为91~93毫米,而妈妈骨盆中最窄的一条径线宽度约为100毫米,所以当宝宝的脑袋很大,双顶径近于100毫米时,就要考虑到通过产道时比较困难。
一般妈妈的骨盆通过3000~3500克(6-7斤)的宝宝,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宝宝的体重大于4000克(8斤以上巨大儿)时,通过妈妈相对固定的产道就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提醒准妈妈要注意营养和运动,不要让胎儿长成小胖子。
还有些宝宝虽然很小但很淘气,在妈妈子宫里躺的位置不对(正常位置的宝宝应该是头向下,双手紧紧抱在胸前,两腿紧紧贴于胸部),例如仰面朝天、屁股或腿朝下、或头部不紧贴胸部等等, 就不能在产道里及时转动来适应产道的形态,可能会被卡住而影响娩出。
04、 心理条件-孕妈妈的信心
很多孕妈在进产房后,看到周围其他孕妇因为疼痛而呻吟或大叫,情绪和精神压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焦虑紧张不仅会影响产妇情绪,还会消耗她们的体力,使其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因为宫缩的发动需要听从孕妈妈的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司令部的命令,精神因素的好坏则可以影响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命令的传送,使产力过强或过弱,直接影响宝宝的下降及转动,使产程进展缓慢。
所以如果前三个硬性条件都符合了,孕妈妈们这时候就要坚定信念顺产,自己一定要有信心哦!
以上就是关于产道包括哪两部分,软产道有哪些组成的全部内容,以及产道包括哪两部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