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科摆是怎么证明地球自转的
傅科摆证明地球自转的过程:在傅科摆试验中,人们看到,摆动过程中摆动平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摆动方向不断变化。
分析这种现象,摆在摆动平面方向上并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按照惯性定律,摆动的空间方向不会改变,因而可知,这种摆动方向的变化,是由于观察者所在的地球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结果,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相对运动现象,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在自转。
傅科摆为什么能够证明地球在自转 简答
傅科摆是因为惯性能够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是一个单摆,底板有一个量角器。
单摆振动时,振动面依理应保持不变,但因地球在自转,在地面上的观察者,不能发觉地球在转,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却发现摆的振动面不断偏转。
从力学的观点来看,这也是由于受到了科里奥利力影响的缘故。
这项显示地球自转的装置,是1851年傅科在巴黎首先制成的,虽然早在1650年,已有人观察到摆的振动面在缓慢地旋转,但却未能对此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所以我们现在把用来显示地球自转的这种装置叫傅科摆。
傅科摆为什么能够证明地球在自转 简答
傅科摆就是用来证明地球的自转的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让.傅科在巴黎国葬院安放了一个钟摆装置,
摆的长度为67米,底部的摆锤是重28千克的铁球,在铁球的下方镶嵌了一枚细长
的尖针.这个巨大的装置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原来,傅科要证明地球的自转.他
设想,当钟摆摆动时,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它将保持固定的摆动方向.如果地
球在转动,那么钟摆下方的地面将旋转,而悬在空中的摆具有保持原来摆动方向
的趋势,对于观察者来说,钟摆的摆动方向将会相对于地面发生变化.原理想通
了,实验却并不好做.由于钟摆方向的改变是细微的,所以稍强一些的气流就会
使实验结果发生变化.由于摆臂越长,实验效果越明显,所以为了观察到方向的
改变,实验地点一定要设置在顶棚很高的厅堂中,顶棚用来悬挂钟摆.傅科最后
选择了巴黎高耸的国葬院作为实验场所,并在摆的下放安置了一个沙盘.在摆运
动时,摆尖会在沙盘上划出一道道的痕迹,从而记录了摆动方向.
实验的结果与傅科的设想完全吻合,摆的摆动显示为由东向西的、缓慢而持
续的方向旋转.傅科的演示直接证明了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
判断地球自转的依据有哪些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4.167×10^(-3)/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地球自转依据是太阳东升西落(昼夜变化)、在北半球水流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相反)、傅科摆实验。
什么是傅科摆实验
为了证明地球在自转,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1851年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傅科摆由此而得名。
实验在法国巴黎先贤祠最高的圆顶下方进行,摆长67米,摆锤重28公斤,悬挂点经过特殊设计使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这种摆惯性和动量大,因而基本不受地球自转影响而自行摆动,并且摆动时间很长。摆动过程中,摆动平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摆动方向不断变化。
傅科摆放置的位置不同,摆动情况也不同。在北半球时,摆动平面顺时针转动;在南半球时,摆动平面逆时针转动。而且纬度越高,转动速度越快,在赤道上的摆几乎不转动,在两极极点旋转一周的周期则为一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简单计算中可视为24小时。
地球自转的证明
先用一只脸盆装满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动的地方,待水静止后,轻轻放下一根木质细牙签,并在牙签的一端做一个记号,记住牙签的位置,过几个小时后(最好在10个小时以上),再去看时你就会发现,牙签已经转动了一定角度,看起来好像是牙签在转动,其实它并没有转动,而是地球在转动。在北半球,牙签作顺时针转动,因为地球自转在北半球看起来是逆时针方向的。南半球则与北半球相反。
以上就是关于傅科摆是怎么证明地球自转的的全部内容,以及傅科摆是怎么证明地球自转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