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介质是什么
溶出介质中如果含有溶解的空气,在测定样品时,样品无论是片剂、胶囊的粉末或颗粒都具有孔隙率,空隙中的空气就是气化中心,溶解的空气会在这些气化中心大量析出,限制药物的溶出和水分进入片剂、颗粒的内部,影响整个溶出过程,导致测定结果的偏差,无法准确评价制剂的质量,因此需在测定前对溶剂进行脱气处理。
用PH.0盐酸液做溶出介质
用PH1.0盐酸液做溶出介质,溶出液能直接进液相色谱仪
取过量原料药(可为预经微粉化处理),置8支具塞试管中,分别加pH1.0、…、8.0溶出介质适量,置37℃水浴振荡过夜,使之形成过饱和溶液,滤过,取续滤液经HPLC法测得溶解度,绘制曲线。对于难溶性药物,对照品溶液可酌情采用纯甲醇或纯乙腈配制
什么是溶出介质举例
选择溶出介质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药物的特性:药物的理化特性包括溶解度、稳定性、药物分子大小等因素,也对选择溶出介质产生影响。药物可溶解在不同的介质中,但是不同介质对药物的影响各不相同。
![溶出介质是什么,用PH.0盐酸液做溶出介质图1](http://img.yihost.net/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927/1695784714_65139f0a97a76.png)
2、测定方法:测定药物释放速率的方法不同,所需的溶出介质也不同。例如,在体外逐渐变化模拟条件下,我们可以使用不同pH的缓冲液,并进行时间-容积法,滚动篮法或平板法等常规方法。
3、法规要求:某些药物需要符合特定的法规要求,例如美国药典(USP)所要求的一些试验中,规定了使用无机盐水、0.1mol/L盐酸或磷酸盐缓冲液以及模拟肠液等介质。
4、预期的药物释放速率:药物释放速率是选择溶出介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需要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则需要根据药物特性和法规要求,选择合适的介质。
5、实际应用:最终选择的溶出介质还要考虑其实际应用。例如,在口服药剂中选择介质需要考虑其组成、味道、易吞咽性等因素,而在注射剂中涉及到安全性,需要选择非细胞毒性、符合药典规定的溶出介质。
选择合适的溶出介质需要考虑药物特性、测定方法、法规要求、预期的药物释放速率以及实际应用等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通常可以结合药物的理化特性和法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溶出介质,同时进行实验验证以确定其适应性和稳定性。
![溶出介质是什么,用PH.0盐酸液做溶出介质图2](http://img.yihost.net/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927/1695784715_65139f0b78f3d.png)
在选择和使用溶出介质时的注意事项
1、pH值:不同的药物在不同的pH值下溶解度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药物特性和法规要求选择适当的缓冲液和介质pH,如模拟胃液、胃肠液、生理盐水等。
2、溶解度:溶出介质应具有合适的溶解度,以确保药物能够充分溶解,达到准确的测定。
3、温度和搅拌速度:介质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一般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搅拌速度,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4、无微生物污染:溶出介质应避免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含有所需离子:如果测试药物的释放需要特定的离子,介质需要相应地含有这些离子,例如模拟人体血浆。
6、溶剂:如果需要使用有机溶剂来溶解药物,在使用前需要确认其是否与介质相容,并慎重选择,以避免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7、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不同类型药物可能需要不同的溶出测定方法,如滚动篮法、时间-容积法、平板法等,需要根据药物特性和法规要求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
日本药典里的纯度是指什么
1是pH1.2 盐酸,2是pH6.8磷酸盐缓冲液
质量标准中确定哪一个为溶出介质的方法
BP溶出方法默认的取样时间和溶出量是多少
当体外多条释放曲线重合时(酸中仅测定2h即可),建议首选水(pH5.0~7.0)作介质,既经济又方便。绝不建议采用酸性介质,因任何人体内的十二指肠至小肠消化道器官是不存在该值的;也不建议参照人体内消化器官的标准值(pH1.0~1.2、4.0~4.5、6.8)采用不同时段、不同溶出介质(不断调试)的费时费力方式、且此方式实验误差较大。当体外多条释放曲线不重合时,建议选择最终溶出量达80%以上的、最慢的那个pH值介质。
以上就是关于溶出介质是什么,用PH.0盐酸液做溶出介质的全部内容,以及溶出介质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