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傅少师少保是什么官
少保是明朝官名。明清少保皆为从一品。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安全。少师,少傅,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后来已是名存职异,只是一个荣誉称号。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告终。
一品到九品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为正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
六部尚书、督察院督御史从一品;
各部院侍郎、内务府总管、地方总督正二品;
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从二品;
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三品
太子少傅是什么官职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师”、“三少”,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隋唐以后,太子的师傅均以别的官衔任命,“三师”、“三少”公为加官赠官的官衔,没有职事。宋代“三师”是宰相、亲王的加官官衔。“三师”是正一品,“三少”是从一品。明、清两代,“三师”为从一品,“三少”是正二品。
太子少保是什么官职
少保是一品官职。
少保是明朝官名。明清少保皆为从一品。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安全。少师,少傅,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后来已是名存职异,只是一个荣誉称号。
在储君居住的东宫有“三师”,分别为太子太保、太子太师和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职责所在便是保护太子的安全,太子太师则是负责教文,太子太师负责教武,不过这官职也不是特别严谨,有的皇帝并没有太子,但也会封别人做太子太保。
“少保”则是太保的副级,属于皇帝的高级顾问。太子太保实际是属于荣誉官职,是皇帝对臣子以示恩宠,而根据该官职的行政级别算,大概相当于现今的政协或者人大的副职。
![少傅少师少保是什么官,一品到九品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图1](http://img.yihost.net/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902/1693641995_64f2ed0b0c910.png)
太子少保的发展:
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衔;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三师”从一品衔;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衔;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三少”正二品。在古时皇族中,因太子常居东宫,“东宫”便成了太子的别称,此为“宫”。
而“太子少保”是负责教导太子的官员,便得“宫保”的简称。此官制在汉代始置,对于它的由来,要追溯到周代,在周代官制中,设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又设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为“三公”之副。
当中的“少”即副也,他们仅次于“公”高于“卿”的特殊官职。以上的“三公”和“三孤”又统称为“师保”。“师”“傅”“保”三者均含有辅佐和教导的双重意义。如太公姜尚(子牙)就品列为“师”,周武王尊他为“师尚父”。
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为什么
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是三公的副职。其地位低于公而高于卿。
以上就是关于少傅少师少保是什么官,一品到九品相当于现在什么官的全部内容,以及少傅少师少保是什么官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