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为什么兼兵部尚书

总督为什么兼兵部尚书

总督这一官衔是在巡抚之后设立的,他的任务就是监督巡抚,由于往往是一个人监督几个省的巡抚,故名为“总督”,到总督成了地方最高长官后,首先从沿海,接着到内地,都面临着巩固国防的任务,所以也都加兵部尚书衔。

但这里的兵部尚书衔都是虚职,并不真正行使兵部尚书权利。

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既是赋予总督考核地方武将和属地军事训练以及军事设备军事装备等事务的权利,又是提高总督地位的手段。

两江总督兼任兵部尚书不在京城怎么上朝

不用上朝。

清代的兵部尚书是虚职,没有指挥军队的权利。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督抚制。当时全国划分为23个省,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总督权力比巡抚大得多,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

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当时全国设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两广、云贵总督。

到总督成了地方最高长官后,首先从沿海,接着到内地,都面临着巩固国防的任务,所以也都加兵部尚书衔。从雍正帝开始,军队平时的指挥权在军机处,兵部尚书不一定是能入军机处的。但也有在外领兵做战的将领被加为兵部尚书的,不在兵部上班,不用上朝。

总督加兵部尚书衔什么意思

在清代,地方官中最高级别的是总督,次之是巡抚。可以说是一方封疆大吏。

一般总督是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属于是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的话,则是从一品。巡抚则是兼都察院副都御史衔,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

总督加的兵部尚书衔为虚衔,并非实职。之所以加兵部尚书衔,在于提高总督的地位,加大总督的权力,以方便总督更好的节制一方,来负责区域内的军民诸政。

如果单纯的总督不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和加兵部尚书衔的话,很难节制下属,很难统一省军政的。我们来看兵部的职权范围是:武职选授、处分、兵籍、军械、关禁、驿站等事。

总督如果没有兵部尚书衔,对于辖区内的提督还有绿营是没资格节制的,所以为了总督更好的节制一方,自然加上兵部尚书衔。

清朝两个尚书怎么分工

所谓“正印”并不是一个正式官职,只是一种俗称,指的是某个部门的掌握“大印”的正职。时至今日,依然还有所谓“正印”之说,只是不太常见罢了。清朝兵部的最高职务是尚书,所谓兵部“正印”指的自然是兵部尚书。


清朝奇特的“双主官制”


提起“双主官制”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想必都是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和赵刚,一个是团长、一个是政委,都是独立团的“主官”。只不过,李云龙是军事主官、赵刚是政工主官而,分工有所不同。


清朝的所谓“双主官制”显然不是李云龙和赵刚那样的“双主官”配置!这里的“双主官制”指的是清朝的六部设置有两位尚书,一位在旗、一位不在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满尚书”和“汉尚书”。其实,所谓“满尚书”兵部完全准确,因为私人不仅仅是八旗满洲,还包括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换言之,出身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者理论上也是可以出任所谓“满尚书”的。


出于对汉臣的相对不信任,在清朝六部的两位尚书中,真正掌握实权的是所谓“满尚书”,即出身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或八旗汉军的尚书,所谓“汉尚书”主要是负责一些具体工作,没有最终决定权。又或者我们可以套用一下现在的说法,所谓“汉尚书”在某种意义上更类似于“常务侍郎(尚书级)”。当然,清朝肯定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准确说,清朝六部的“正印”应该是所谓“满尚书”而不是所谓“汉尚书”。


除此之外,清朝还有许多“挂名尚书”,比如地方上的许多总督也会加兵部尚书衔以提升品级待遇。当然,给总督加兵部尚书衔也并不完全是为了提升品级待遇。因为清朝的总督有节制辖区绿营的职权,这个兵部尚书的加衔主要是用在这方面。由“兵部尚书”节制绿营才更加名正言顺,不是吗?所以,清朝的“加兵部尚书”衔并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一种摆设,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加衔的“尚书”都不是六部的所谓“正印”。而且,他们除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外,根本管不到兵部的其他事务……

以上就是关于总督为什么兼兵部尚书的全部内容,以及总督为什么兼兵部尚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09月01日 15:28
下一篇 2023年09月01日 15: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