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指什么年龄
耄取自《礼记曲礼上》:“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后世又有“七十曰耄”的说法,即是大约七十至九十岁年龄的古称,形容年老,引申为昏乱之义。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各个年龄段的叫法现代
各个年龄段的叫法,具体如下:
1、童年时期
不满周岁为襁褓,2至3岁为孩提,7岁女性为髫年。8岁男性为龆年,9岁泛称总角,童年为垂髫,12岁女性为金钗之年,13岁女性为豆蔻年华。13至15岁为舞勺之年,青少年称为束发。
2、少年时期
15岁女性称及笄之年,16岁女性称为碧玉年华,15至20岁称为舞象之年。20岁的男性称为弱冠,20岁女性称为桃李年华,24岁的女性称为花信年华。
3、中年时期
30岁男性称为而立之年,40岁男性称为不惑之年,50岁统称为年逾半百、知非之年且知命之年。
4、老年时期
60岁称为花甲之年,70岁称为年过古稀、杖国之年。80岁的称为杖家之年、中寿,80至90岁的老人称为耄耋之年,90岁的老人称为鲐背之年。
5、百岁以上
00岁老人称为期颐、上寿,120岁的老人为花甲重开,140岁的老人成为古稀双庆。
其他意思
年龄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计算时止生存的时间长度,通常用年岁来表示。年龄是一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自然标志,一个人出生以后,随着日月流逝。年龄也随之增长,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是心理学智力测验中的术语,指根据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测得的结果来衡量人体的智力水平。
相对有效年龄寿命,是指人类区别于其它生物主要包括动物的、由最高级灵魂所支配进行的。符合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以及有利于自然,社会良性发展的各种生命活动包括脑力活动所占用的时空。
现在年纪怎么划分
1. 不满周岁——襁褓;
2. 2~3岁——孩提;
3. 女孩7岁——髫年;
4. 男孩8岁——龆年;
5. 幼年泛称——总角;
6.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7. 13~15岁——舞勺之年;
8. 15~20岁——舞象之年;
9. 12岁(女)——金钗之年;
10. 13岁(女)——豆蔻年华;
11. 15岁(女)——及笄之年;
12. 15岁(男)——志学之年;
13.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14. 20岁(女)——桃李年华;
15. 20岁(男)——弱冠;
16. 24岁(女)花信年华;
17. 至出嫁—— 梅之年,标梅之年;
18.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19. 30岁(男)——而立之年;
20.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21.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22.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23.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24.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25. 80~90岁——耄耋之年;
26. 90岁——鲐背之年;
27.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
古代年岁的别称:
1.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2.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3.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4.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5.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以上就是关于耄指什么年龄,各个年龄段的叫法现代的全部内容,以及耄指什么年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