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伍长是什么官
二战日军伍长相当于下士班副,伍长,是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特有的士官军衔,日军的士官共分为三个等级,也即曹长(相当于其他交战国军队上士)、军曹(相当于其他交战国军队中士)和伍长(相当于其他参与国军队下士)。
其在军中对应的职务为,曹长为司务长、分队长(相当于其他参与国军队的班长)、小队副(相当于其他参与国军队副排长);军曹为小队副、分队长;伍长则为分队副、或组长
日本军衔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旧日军军衔:按照日本的称谓,16级次序为: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伍长(下士)、军曹(中士)、曹长(上士)、准尉、少尉、中尉、大尉(日军称上尉为大尉)、少佐、中佐、大佐(上校)、少将、中将、大将(日军称上将为大将)
新日军军衔:三士(三等兵)、二士(二等兵)、一士(一等兵)、士长(上等兵)、三曹(下士)、二曹(中士)、一曹(上士)、曹长(即军士长)三尉(少尉)、二尉(中尉)、一尉(上尉)。三佐(少校)、二佐(中校)、一佐(上校)。将补相当于少将,将二相当于中将,将一相当于上将
日军伍长是什么官
日军的伍长就是下士
一般是分队副队长,相当于我们这边的战斗小组小组长,指挥3-4人的一个战斗组
日本的军曹,曹长,伍长都相当于什么军衔
曹长相当于上士,军曹相当于中士,伍长相当于下士。
军曹是日本独有的对中士级别士官的称呼。二战时,日军军衔分为将,佐,尉,准士官,下士官和兵六等十六级。依次为: 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士官(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兵长,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日本军队的“军曹”不是军官,而是“士官”,属于部队中的基层骨干士兵,或可称为“职业士兵”,其军中地位和作战能力普遍高于征召来的“普通士兵”。
日军的士官并非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这是日语翻译方面的问题,日语中的“士官”是士兵的反义词,因此士官学校培养的是军官。士官在中文里又称“军士”,英文为sergeant,而在日语中,军士的对应军制就是军曹,所以“军曹”这两个字还有泛指和特指两层含义,泛指军士阶层,特指中士军阶。
二战日本军队的士官军衔分为三等:曹长、军曹和伍长。
对应的职务如下:
曹长:分队长 小队副
军曹:分队长
伍长:分队副
![日军的伍长是什么官,日本军衔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什么图1](http://img.yihost.net/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727/1690444043_64c2210bf352a.jpg)
首先是“士官候补生”,即普通高中毕业后报考陆军士官学校时,进校后先要去基层部队以“一等兵”的身份锻炼,半年后升为“上等兵”,再过三个月升为“伍长”,又经过三个月后升为“军曹”,此时才可以回校开始学习。
其次是“陆军幼年学校”的毕业生,日本在东京和各地都建立了陆军幼年学校,类似于民国时期各地的“陆军小学”,毕业后才可以报考或推荐至保定军校学习。
最后就是战场提拔,士兵在战场上表现勇敢或立下战功的,就可以逐级晋升到伍长、军曹或曹长。
日本军衔 曹长和军曹的区别是什么
二战时,日军军衔分为将,佐,尉,准士官,下士官和兵六等十六级.依次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士官(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军衔对应的职务如下:
大将:总军司令 方面军司令
中将:方面军司令 军司令 师团长
少将:旅团长 军参谋长
大佐:联队长 师团参谋长 军参谋
中佐:大队长 参谋
少佐:大队长 参谋
大尉:中队长
中尉:中队长 小队长
准尉:小队长 中队副
曹长:中队副
军曹:分队长 中队副
伍长:分队副
二战时日军的军衔
将官同其它国家的军衔
大佐=上校
中佐=中校
少佐=少校
尉官同其他国家的军衔
曹长=上士
军曹=中士
伍长=下士
曹长比军曹大
以上就是关于日军的伍长是什么官,日本军衔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日军的伍长是什么官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