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为什么代表晚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出处

桑榆为什么代表晚年

桑榆之所以代表晚年是因为唐李贤注《后汉书·孟尝传》写到:“谓日将夕,在桑榆间,言晚暮也。

”释译:夕阳西下,处于桑树榆树之间,故以桑榆喻傍晚。

后又转喻人的晚年。

日落在西方,所以又以桑榆喻西方。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出处

“桑榆”的出处:出自南朝宋文学家范晔的《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翻译: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

1、“桑榆”本义:指桑树与榆树。

2、“桑榆”的喻意: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以喻事之后阶段。比喻晚年;垂老之年。喻指隐居田园。

3、读音:sāng yú

桑榆为什么代表晚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出处图1

扩展资料: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典故故事:

公元25年秋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次年春天,樊崇领导的几十万赤眉军不得不向西转攻城邑,但遭到占据天水郡的隗嚣的阻击,只得又回到长安来。

这时,长安已被刘秀部将邓禹占据。经过激战,赤眉军打败了邓禹,9月又重新占领长安。刘秀一面派大将冯异率军西进,在华阴阻击赤眉军;一面在新安屯驻重兵,截断赤眉军东归的道路。

冯异率领西路军,同赤眉军相持了60多天。多次被赤眉军打败的邓禹,这时率部到达湖县,同冯异的部队会合。邓禹、冯异亲率主力救援,在回溪又被赤眉军打得大败。邓禹只带着24骑逃回宜阳;冯异抛弃了战马,只带着几个人爬上回溪阪,逃回营寨。

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在崤底被冯异打败,遭到重大损失。剩下的起义军折向东南,不料在宜阳又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赤眉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始终不能突围。樊崇等人在粮尽力竭的情况下,投降了刘秀。

战斗结束后,刘秀下了一道诏书,名叫《劳冯异诏》。其中有这样几句,“开始在回溪遭受挫折,最后在渑池一带获胜。可以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桑榆指什么年龄

桑榆通常形容一个人到了晚年阶段,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岁数和年龄,但一般指50岁以上。将老年人都称之为桑榆之年,是因为桑树和榆树都是种在西面的,所以日落的时候夕阳余光会照在桑树和榆树上,所以桑榆代指日落时分,形容人到暮年、年事已高。

桑榆是什么

桑榆为什么代表晚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出处图2

桑榆是一种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关于年龄称谓有:汤饼、初度、生小、总角、垂髫、始龀、教数、外傅、束发、舞勺、豆蔻、及笄、舞象、待年、不惑、知命、花甲、古稀、皓首、耄耋等。

温暖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桑榆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如下:

形容人到了晚年,没有具体的年龄。

桑榆代指桑树和榆树。因为古人喜欢将这两种树种植在房屋的西边,所以每当日落时,夕阳就会照向桑树和榆树,而这样的情形通常表示日暮。在文学作品中多指人到了垂老之年。桑榆通常形容人到了晚年,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年龄。

桑榆为什么代表晚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出处图3

近义词:

日薄西山

【拼音】[ rì bó xī shān ]

【解释】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人或事物接近死亡。

桑榆为什么代表晚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出处图4

【近义词】日薄崦嵫、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每况愈下、江河日下、日暮途穷、朝不虑夕。

【反义词】春秋鼎盛、喷薄欲出、来日方长、旭日初升、方兴未艾、喷薄而出、旭日东升、势不可当、如日中天、蒸蒸日上、朝气蓬勃。

为什么用桑榆比作日暮之意呢

桑榆本指桑树和榆树,唐代李贤注《后汉书·孟尝传》:“谓日将夕,在桑榆间,言晚暮也。”释译:夕阳西下,处于桑树榆树之间,故以桑榆喻傍晚。后又转喻人的晚年,日落在西方,所以又以桑榆喻西方。

“莫道桑榆晚”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

原文: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

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桑榆为什么代表晚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出处图5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六十四岁的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实际上等于退出了政治舞台;此时,他的同龄人白居易以同样的身份留居洛阳也已三年。

这两位早已是诗文至交,在经历了长期的仕途辗转、阅尽了人世沧桑之后;终于相聚在一起,彼此都十分高兴。两人又是诗坛宿将,自然少不了诗歌唱酬;由于又都垂垂已老,并同患有足疾、眼疾,更免不了同病相怜。刘禹锡便写了这首答诗。

诗词赏析

此诗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对白居易的关于“老”的看法颇有同感。

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人们谁都顾虑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接着四句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作了描绘:因为衰老,身体一天天消瘦,腰带要不断地紧缩,头发渐渐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书卷废置不看,是为了保护眼睛;经常用艾灸,是为了延年益寿。

“经事”四句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刘禹锡认为,老固然有老的短处,但是老也有老的长处。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

“经历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仔细想起来,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

最后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意境优美。气势豪放,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诗人面对衰老,不消极,不悲观,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的红霞。这两句诗既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这首诗前后两段一反一正,转折自然,很有辩证的观点和说服力量。最后两句尤为精辟,实为警策之语,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励。

以上就是关于桑榆为什么代表晚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出处的全部内容,以及桑榆为什么代表晚年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3年07月14日 14:30
下一篇 2023年07月14日 14:3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