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六法是指什么
“六法”,是我国古代绘画实路的系统总结。分别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或经营置位)、传移模写(一作传模移写)。
“六法”中涉及的各种概念,在汉、魏、晋以来的诗文、书画论著中,已陆续出现。到了南齐,由于绘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文艺思想的活跃,这样一种系统化形态的绘画理论终于形成。“六法”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是绘画中的最高境界。它要求,以生动的形象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六法”的其他几个方面则是达到“气韵生动”的必要条件。
六法是指哪六法画品
六法指的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六个方面。六法是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南齐时代的著名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
谢赫擅长肖像画和仕女画,据载谢赫训练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默写功夫,但是,谢赫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主要还是取决于他在理论方面的贡献,他的著作《古画品录》,初步奠定了中国画理论的完整体系,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的“六法论”。
国画六法指的是哪六法
南北朝谢赫的《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1、气韵生动
这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是一千多年来我国绘画创作与绘画批评的重要准则。优秀的绘画作品,必须塑造出动人的形象,有巧妙的结构、用笔、用墨和赋彩。一幅画具备这一切,会给人以总的印象,也就是内在意境、形象塑造以及构图、色彩等方面,给人以又完整又具体的感受。
谢赫提出来的“气韵生动”正是这种感受。感受的深度,决定于作品对于生活美的揭示深度及形创造的完美性。“气韵生动”是形与神在画面上的统一,这个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2、骨法用笔
骨法用笔是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是运用线描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像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
3、应物象形
应物象形是关于形象塑造的问题。所谓“应物”不仅是追求对象外表的形似,更重要的是认识对象的特质与内在精神。描写时,如果只是“象形”而不应物,是不对的。唐代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立意便是中发心源。”故“应物”不是单纯照着对象画,而是在形似的基础上表现好对象的精神实质。
4、随类赋彩
随类赋彩是关于设色的问题。“类”即“万物之类”,这里所指的类,是绘画对象所呈现出来的特性、状貌以及颜色的类别。对于色彩的表现,中国画是很别致的,讲究物体的固有色,然后随物像之类,在形象特征上概括性的加以色彩表现。
5、经营位置
经营位置是绘画的布局章法问题,即绘画的构图和构成。所谓绘画中的位置,应该有所“经营”。“经营”二字含义甚深,要根据对象的结构和格局,苦心加以组织和布置。因此在画龙点睛表现上经营位置十分重要,谢赫提出此法,正是总结了中国绘画在构图上的表现特点。
正因为画的位置是“经营”出来的,是随画家精心组织和布置的,所以中国的山水画才能不收焦点透视的局限,机智、巧妙地运用散点透视,一幅画不论是深远、高远或平远,都可以随画家经营布置。
6、传移模写
传移模写是指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的问题。张彦远认为此法是“习画基本之事”,这意味着此法并非无足轻重,临摹只是对前人各类技法的初步了解和基础研习,但不是绘画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创作而进行学习的一种手段。在临摹古人优秀作品时一定要认真,做到形神兼备,真正把精华学到手,才能达到“传移模写”的目的。
汉字造字六法 指什么还有举些例子呢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写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转注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六书的运用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軚”、“锿”是形声字,“凹”、“凸”、“氹”是指事字,“畑”、“奀”是会意字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六法是指什么,六法是指哪六法画品的全部内容,以及古代六法是指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