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燃烧方式可分为哪几种
闪燃、沸溢、喷溅。
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引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
闪燃是引起火灾事故的先兆之一。
闪点即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喷溅是指在重质油品燃烧进行过程中,随着热波温度的逐渐升高,热波向下传播的距离也加大,当热波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气体积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外喷射。
燃烧有哪五种类型的物质
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和空气分子互相扩散、混合,其混合浓度在爆炸范围以外,遇火源即能着火燃烧;
2、蒸发燃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酒精等,蒸发产生了蒸气,被点燃起火,它放出热量进一步加热液体表面,从而促使液体持续蒸发,使燃烧继续下去;
3、分解燃烧:是指在燃烧过程中可燃物首先遇热分解,分解产物和氧发生反应后燃烧,如木材、煤、纸等固体可燃物的燃烧;
4、表面燃烧:燃烧在空气和固体表面接触部位进行,例如木材的燃烧,最后只剩下固体炭,燃烧在空气和固体炭表面接触部分进行,它能产生红热的表面,但不产生火焰;
5、混合燃烧: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在容器内或空间中充分扩散混合,其浓度在爆炸范围内,此时遇火源即会发生燃烧,这种燃烧在混合气体所分布的空间中快速进行,所以称之为混合燃烧。
燃烧的类型有哪些?
燃烧的类型介绍如下:
1、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发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点称为闪点。把闪点小于28摄氏度的液体划为甲类液体也叫易燃液体,闪点大于28摄氏度小于60摄氏度的称为乙类液体,闪点大于60摄氏度的称为丙类液体。
2、着火:指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受到外界火源或高温的直接作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现象。这个物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点称为燃着火点。
3、自燃:物质在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越积越多,靠热量的积聚达到一定的温度时,不经点火也会引起自发的燃烧而发生的燃烧现象叫做自燃。
4、爆炸:指物质在瞬间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以巨大压力急剧向四周扩散和冲击而发生巨大响声的现象。
燃烧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1、闪燃: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发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点称为闪点。在消防管理分类上,把闪点小于28℃的液体划为甲类液体也叫易燃液体,闪点大于28℃小于60℃的称为乙类液体,闪点大于60℃的称为丙类液体,乙、丙两类液体又统称可燃液体。
2、着火:着火指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受到外界火源或高温的直接作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现象。这个物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点称为燃着火点。
3、自燃:自燃物质在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越积越多,靠热量的积聚达到一定的温度时,不经点火也会引起自发的燃烧而发生的燃烧现象叫做自燃。
4、爆炸:爆炸指物质在瞬间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以巨大压力急剧向四周扩散和冲击而发生巨大响声的现象。可燃气体、蒸气或粉末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浓度称爆炸极限,其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低于下限的遇明火既不爆炸也不燃烧,高于上限的,虽不爆炸,但可燃烧。
根据液体物质的燃烧特性,其主要有()燃烧方式
【答案】:A、B、D、E
根据液体物质的燃烧特性,其主要有闪燃、蒸发燃烧、沸溢燃烧和喷溅燃烧四种燃烧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燃烧有哪五种类型的物质,液体燃烧方式可分为哪几种的全部内容,以及液体燃烧方式可分为哪几种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