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是什么时期的青铜器
毛公鼎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该鼎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00公斤,且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三蹄足。
另外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在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主要是讲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
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西周时期盛产青铜器,其中著名的有:大孟鼎、虎父乙鼎、毛公鼎等都是我国的重要文物。
在西周时期随着我国冶铜技术的不断发展,青铜器的数量和制作工艺也在迅速上升。许多制作精美的工艺品也横空出世,为我国的艺术瑰宝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面我们就来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毛公鼎是什么时期的青铜器图1](http://img.yihost.net/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616/1686884370_648bd0124f51e.png)
一、大孟鼎—出土于清朝时期,是我国西周时期比较重量级的器物。其名字中的“孟”字就是因为它的藏者名为孟者所得。大孟鼎的造型庄重精美,上面篆刻了许多的铭文。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时期线索。其鼎内部篆刻的字体以金文为主。字体苍劲有力,并且排列整齐优美,堪称我国器皿中铭文的典范。
二、虎父乙鼎—收藏在我国的博物馆中,是西周时期比较常见的鼎器造型。虎父乙鼎的底部呈三角形,三条支撑足比较长,鼎身上可有展体式羽脊兽面纹。
因内壁刻有“虎父乙”三字而得名。这间器物中的虎指的是这件物品主人的族名,父乙是这个主人去世的父亲,在乙日当天祭祀。
![毛公鼎是什么时期的青铜器图2](http://img.yihost.net/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616/1686884371_648bd0136c7eb.png)
三、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礼器,是当时一种权利的象征。毛公鼎内的铭文属于铸刻,字体整齐,结构严密。字形呈长方形,更具美感和大气。金文中的字体有大有小,纵成列横的书写方式,使字体看起来更清晰明了。其鼎中刻有的“子子孙孙宝用”的文字,这在当时是非常潮流的,寓意吉祥平安。但是在西周末期的时候,就演变成了长寿类寓意。可能是当时民不聊生,战乱不断,人们为了美好的生存愿望而刻的吧。
![毛公鼎是什么时期的青铜器图3](http://img.yihost.net/uploads/images/article/20230616/1686884372_648bd014a4a99.png)
古往今来,虽然历史在不断推进,但是随着考古研究的发掘。历史的一幕一幕,也会在我们的眼前重新上演,与我们诉说以前的故事。
西周时期的毛公鼎的由来及造型是怎么样的图片
毛公鼎制于西周宣王时期,因鼎腹内铸有32行关于册命毛公痦的铭文,毛公痦为了报答天子的煌煌美德,铸造了这个宝鼎,子子孙孙永远宝用,故名“毛公鼎”。
毛公鼎相当完整,高0.53米,口径0.47米,重34.7千克。鼎口呈仰天势,半球状深腹,垂地三足皆做兽蹄,口沿竖立一对壮硕的鼎耳。
毛公鼎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
毛公鼎是什么时期出土的
毛公鼎是我国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它高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约为47厘米,重34.7公斤,造型十分端庄,且鼎内还铸有铭文,是现存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篇。
毛公鼎是什么
毛公鼎是我国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其作器者名为毛公,因而得名。毛公鼎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约为47厘米,重34.7公斤,敞口,双而立,三蹄足,整体造型十分端庄。
毛公鼎鼎内铸有铭文,一共32行,近500字,是现存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篇,其叙事完整,记载详实,主要讲述的是周宣王即位后请叔父毛公协助治理国家内外大小政务,并勤公无私,最后赠与命服厚赐,毛公铸顶传后世子孙的事迹。
毛公鼎上的纹饰非常的简洁、古朴,标志着到了西周晚期时,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了出来,宗教意识不再那么浓厚,反而更增强了生活气息。
以上就是关于毛公鼎是什么时期的青铜器的全部内容,以及毛公鼎是什么时期的青铜器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