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漆有什么讲究
1、首先我们要知道古筝古琴和琵琶这三种乐器的弹拨方式的差别,虽然都是左右手同时配合,都是弹拨类的乐器,但是具体的弹奏指法还是有区别的。
2、这三种乐器大都是用右手弹拨,左手按弦,左右手配合方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但是琵琶和古筝的左手运用并没有像古琴这样,需要整只手都按压在琴弦上,通过将琴弦按压在琴弦上才能弹出音。
3、然后左手在按压住琴弦的同时在琴面上来回走动发出某种特殊的音色,古琴上叫走手音,古琴术语中叫“吟猱绰注”。
4、古琴上大量的吟猱绰注都需要左手将琴弦按压在琴面上才能实现,这样的指法就决定了琴面必须足够光滑,如果跟古筝琵琶一般都是原木,木头表面并没有任何的处理,势必会给弹琴者的手造成很大的伤害。
5、而通过髹漆工艺之后,古琴的表面变得光滑且坚硬,这种光滑的琴面很适合左手在琴面上大量的走动,不会对手造成很大的伤害。同时髹漆之后的古琴也变得十分美观,赏心悦目。
古琴推光漆和硬擦漆哪种好
不是退光漆,是 推光漆。生漆/腰果漆中质量比较好的一种,表层漆面最后几道擦漆用的,目的是提高表层亮度。使得漆面出明亮光泽的这道程序,就叫推光。具体请参见漆艺。
古琴漆面分亮光和哑光两种。亮光面是类似钢琴表面的那种观感,但光泽比较柔和,不似钢琴那般锃亮。哑光(杀光)面就是表面略显粗糙,没有轮廓明显的反光光泽。
无所谓好坏,看你自己喜欢哪种。高低各档琴里,这两种漆面都有做。亮光面用久之后,漆面磨损会稍微显眼一些。据说琴龄比较长的人会更喜欢哑光面,不过本人目前更倾向于亮光面那种水灵灵的镜面观感。
古琴表面油漆和胎漆一样吗
古琴的漆有胎漆和表漆之分。胎漆有鹿角霜、瓦灰、八宝灰等不同质地,表漆有黑、黄、紫、褐各种颜色。胎漆中的鹿角霜是一种中药成分,磨成粉与生漆拌合上于琴体表面,质地坚固,不易磨损,时间越久,琴的音色越透,故历来为人所重。
鹿角霜胎在传世古琴中最为多见。八宝灰胎是用金、银、珍珠母、孔雀石等数种珍贵宝石粉掺于鹿角霜中与生漆合成,其质地最为坚硬。瓦灰胎的优点是声音较松散,但时间久了易成片剥落,难于修理。
古人制琴一般要上漆胎数次,依次递薄磨平,直至琴面平整无刹音方可。上好漆胎后,再髹表漆。
古人一般还要用桐油经过数次合光、退光。
七弦古琴的漆灰与断纹的区别
唐琴表面之漆,为黑色或栗子壳色。漆下的灰胎都是纯鹿角灰(鹿角碎磨所成)。其漆层既坚固又有松隙,既利于保护琴器,又利于共振,使音色更美。而其灰胎下,则用葛布自下而包裹,以防面底粘合之处开裂。
到了宋朝,灰胎下裹以葛布者则不多见了。北宋晚期,出现了八宝灰(鹿角灰中混以黄金、白银、珍珠、玉石、玛瑙、珊瑚、贝壳等碎屑)。凡使用八宝灰之琴,如满天繁星。但此种琴也较为少见。
到了明朝,除黑色及栗子壳色以外,朱漆之琴也已较为常见。除鹿角灰、八宝灰外,也使用瓦灰,另有由中药(无名异)等合成的杂类灰。就质量而言,仍以鹿角灰为最好。而明以后之琴的灰胎,比唐、宋之琴,一般相对较薄。 所谓断纹,是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纹。
断纹的种类很多,主要的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龟纹断等(附断纹解释)。
一般来说,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而随年代久远程度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所以,断纹也是判断古琴古老程度的主要依据之一。如《琴笺》所说:“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此为最古。有牛毛断,其纹如发,千百条者。有蛇腹断,其纹横截琴面,相去一寸或半寸许。有龙纹断,其纹圆大。有龟纹、冰裂纹者,未及见之。”
最古的梅花断、牛毛断,当然非常罕见。而唐、宋之琴一般以蛇腹断为主,杂有流水断、冰纹断等断纹。
琴上的断纹形状和漆灰的关系也很大,如明朝以后之琴,由于漆灰质量的变化,加之漆层较薄,断纹种类反而较多,主要有:蛇腹断、流水断、冰纹断、牛毛断、龙鳞断、龟纹断等。
琴上有好的断纹,不仅是古代文物的佐证,同样也使古琴更加美观,又使古琴的声音更加松透古雅,音色更妙。
当然,并不见得琴上断纹越多就越好。有些断纹裂开翘起,有碍弹奏,则应当修复了。
此外,也有伪造断纹的,但伪造的断纹大失自然。对行家来说,是很容易看破的。 古琴在最初的时候只有五弦,它们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到了周期时又增加了两根,又称七弦琴,这两根弦分别代表:文与武。
以上就是关于古琴漆有什么讲究,古琴推光漆和硬擦漆哪种好的全部内容,以及古琴漆有什么讲究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