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是否违规
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不违规,该操作本身并不违规,但是政府土地出现以下情况时是属于违规:
1、未履行土地出让、划拨等供地程序,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违规供地并登记用于抵押融资。
2、将土地出让价款未交全的土地分割登记,用于抵押融资。
3、将水库、公园、绿地、党政机关团体用地等违规用于抵押融资等。
【法律依据】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三十三条,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随之抵押。
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抵押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之抵押。
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的条件是什么意思
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不违规。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时,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应当签订抵押合同,抵押合同不得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抵押应当按照规定办理抵押登记。
【法律依据】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三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
第三十三条
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随之抵押。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抵押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之抵押。
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贷款吗
国有 土地使用权 可以贷款吗? 国有土地使用权是可以 抵押贷款 的,但是涉及到国有土地使用权 抵押 ,首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法律问题 1、无偿取得国有 划拨土地使用权 的不能直接抵押。 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占有和使用城镇国有土地。上述企业对这类无偿划拨的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置权,更不能用划拨土地作为抵押物。 2、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前提。 房地产开发商或企业只有与政府签订了 土地出让 合同,交足了地价款,获得了 土地使用证 ,才有资格合法地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予以抵押,以获得 银行贷款 或其他形式的资助。没有上述法律条件,土地使用权的抵押便无效。 3、抵押须有书面文件。 土地使用权抵押,抵押人与 抵押权 人之间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签订抵押协议。因为土地使用权抵押往往涉及较大金额,任何口头约定都是草率的和不严肃的,所以任何土地使用权抵押都要形成文字,制订出法律文件。 4、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一致的原则。 在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及一切权益随之一并抵押。所以在签署土地使用权抵押协议时,应详细列出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及其所产生的权益。 5、保险问题。 土地使用权抵押,如其地上有建筑物或其他附着物,抵押人应当对地上建筑物办理保险手续,并应在保险单上注明抵押权人为第一受益人, 保险合同 的期限应长于抵押协议的期限。 6、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应办理登记手续。 如果是生地或其上没有建筑物的土地使用权抵押,首先应到土地管理机构进行登记,然后到房地产管理局登记备案。如果是其上有建筑物或其他附着物的土地使用权抵押,则只需到房地产管理局登记备案,并办理他项权利证书。 7、土地使用权抵押之前,应聘请评估机构评估。 一般情况下,抵押人抵押自己的土地使用权,期望得到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贷款,而金融机构贷款数额的依据之一便是土地使用权的价值,所以在抵押之前,应请具有房地产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予以评估,根据评估报告,抵押权人再作出是否接受抵押的决策。 8、董事会的决议。 抵押人若是三资企业,在抵押之前须提供董事会同意抵押的决定, 股份有限公司 须提供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同意抵押的决议。 9、应请 律师 出具法律意见书。 为了证实抵押人的主体资格,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有效性和真实性,以及整个土地使用权抵押过程的合法性和可行性,为了保障抵押权人的权益,抵押权人应聘请律师就抵押问题出具法律意见书。 10、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应办理公证手续。 因为土地使用权抵押涉及的是不动产抵押,标的重大,所以在签署土地使用权抵押协议时,抵押双方应到国家公证机关办理公证手续。 11、处置抵押物时,应申请房地产管理机构予以协助。 抵押人在抵押协议规定的期限内未能履行义务,或者抵押人在协议有效期间解散或破产时,抵押权人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抵押协议的规定处分抵押物——土地使用权。在处理土地使用权时,抵押权人应当申请土地管理部门协助处理所抵押的土地使用权,并办理土地使用权过户手续。 12、抵押权的终结。 土地使用权抵押协议到期或因其他原因取消土地使用权抵押协议的,应当到土地管理部门和房地产管理部门注销抵押协议。 土地使用权本身就是一种无形资产,可以通过各种合乎国家法律规定的操作方法给自己带来相应的利润。利用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贷款这一点国家并不禁止,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贷款额度就取决于土地的市场价值了。其次,抵押权人也要全方面的对土地使用权的各种信息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是否违规的全部内容,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是否违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