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哪部先秦作品
1、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诗经。
2、《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3、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4、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诗经郑风风雨在章法结构上运用了什么手法
诗经郑风风雨在章法结构上运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
1、《国风·郑风·风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认为这是写一位女子与久别的丈夫(或情人)重逢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十二字。此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吟咏,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使达情更为充分,诗味更为深长。炼词申意,循序有进。
2、诗篇的结构是单纯的,三章叠咏。诗人的易词写景却是讲究的,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的不同感受。凄凄,是女子对风雨寒凉的感觉。潇潇,则从听觉见出夜雨骤急。如夜的晦冥,又从视觉展现眼前景象。
3、诗篇在易词申意的同时,对时态的运动和情态的发展,又有循序渐进的微妙表现。民间有鸡鸣三遍天将明之说,《郑风·风雨》的三章相叠,或许正是以此习惯规律为基础的。随着时态的发展,怀人女子既见君子时的心态也渐次有进。云胡不夷,以反诘句式,语气热烈,言其心情大悦。云胡不瘳,言积思之病,至此而愈,语气至深。末章云胡不喜,则喜悦之情,难以掩饰,以至大声疾呼了。天气由夜晦而至晨晦,鸡鸣由声微而至声高,情感的变化则由乍见惊疑而至确信高呼。
诗经最基本的章法结构是什么
诗经最基本的章法结构是: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如十五国风。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尚书》记载,《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
蒹葭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即的虚幻意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把这首诗翻译过来就是:
深秋的清晨,水边那片茂盛的芦苇上的露水,已在清冷的空气里凝结成霜。我思念的那个人啊,她就在河的对岸。我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充满险阻,又如此漫长;我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又仿佛到了河水的中央。
我不断地追寻她,她不断地变换地点。当我追寻她的时候,她又从水中央到了水中的小洲上,我到小洲上追寻她,她又到了水边的沙滩上。她让我始终渴望而不可得。
这首诗写了诗人对所爱的人的执着追求,以及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伤感之情。
这首诗选自《诗经》里是国风的《秦风》,属于秦国民歌,本诗读来韵律优美。
在先秦时代,文学的特征就是“文史哲不分,史乐舞结合”,《诗经》中的很多诗歌,跟乐舞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跟多诗歌就是配乐歌唱的,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歌词。
正因为有这一特征,所以大量的诗歌运用到了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就是,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 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
《蒹葭》里就用到了重章叠句。比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第二节“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第三节“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这三节只换了几个字,其余词语和句式都相同。
这样的语言形式,读起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节奏徐缓舒卷,韵律很美。
以上就是关于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哪部先秦作品的全部内容,以及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哪部先秦作品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易百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